據(jù)路透社報道,8月13日,市場研究機構Rho Motion稱,今年7月份,全球電動車(包括純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銷量同比大增21%至160萬輛,不過,盡管如此,這仍是自今年1月份以來的最低增速,較今年6月份24%的同比增幅有所放緩。這一放緩趨勢主要受中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市場增長動力減弱的影響。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在全球電動車銷量中占據(jù)超過一半的份額。然而,7月中國整體汽車銷量增長放緩,全球最大電動汽車制造商比亞迪的注冊量已連續(xù)第三個月出現(xiàn)下滑。
Rho Motion數(shù)據(jù)經(jīng)理Charles Lester指出,中國市場的電動車銷量增速從今年上半年的月均36%放緩至7月的12%,這一放緩是由于此前蓬勃發(fā)展的市場受到了影響——2025年政府針對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購買的部分補貼計劃暫停。
不過,7月全球電動車整體銷量增速放緩相對溫和,這表明其他市場正在填補部分空缺,其中歐洲市場受益于旨在加速脫碳的激勵政策,電動車銷量大幅增長。
具體來看,今年7月份,電動車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約為100萬輛;電動車在歐洲市場的銷量同比大漲48%至約39萬輛;而電動車在北美市場的銷量則同比增長10%至17萬輛;電動車在世界其他地區(qū)的銷量同比躍升55%,突破14萬輛。
Charles Lester表示:“盡管存在地區(qū)差異,但2025年電動車普及的總體趨勢仍呈強勁上升態(tài)勢。”
同時,Charles Lester補充道,隨著新的補貼資金到位,中國市場的電動車銷量預計將從今年8月份起恢復強勁增長。然而,今年9月底美國將削減購買或租賃新電動車的稅收抵免,而這將對該國的需求造成打擊。